煤礦常用地質知識匯總
《煤礦常用地質知識匯總》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煤礦常用地質知識匯總(7頁珍藏版)》請在安全文庫網上搜索。
1、1、煤炭儲量煤田:指在同一地質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分布較連續的廣大含煤區域。煤系:指在一定地質時期連續沉積形成的一套含有煤層并具有成因聯系的沉積巖系。煤炭儲量:經過一定的地質勘探工作,確定符合國家規定的儲量計算標準,并具有一定工業開發利用價值的煤炭資源量稱作煤炭儲量。 礦井儲量:指在礦井井田邊界范圍內。通過地質手段查明的符合國家煤炭儲量計算標準的全部儲量, 又稱礦井總儲量。煤炭資源/儲量的分類依據包括:可行性評價程度、經濟意義、地質可行程度。煤炭資源/儲量的可行性評價程度分為概略研究、預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種。煤炭資源/儲量的經濟意義分為:經濟的、邊際經濟的、次邊際經濟的、內蘊經濟的四種
2、。煤炭資源/儲量的地質可靠程度分為:探明的、控制的、推斷的、預測的四種。 根據煤層厚度和結構在井田范圍內的變化大小,將煤層劃分為穩定煤層、較穩定煤層、不穩定煤層、極不穩定煤層。煤層傾角小于 25的屬于緩傾斜煤層,大于 45的屬于急傾斜煤層,介于兩者之間的屬于傾斜煤層。與煤共生或伴生的有益礦產有:油頁巖、煤矸石、菱鐵礦、黃鐵礦等。一般地區煤炭煤炭儲量計算標準有:最低可采厚度、最高可采灰分、最低發熱量、最高可采硫分。 煤的工業用途有:煉焦用煤、動力用煤、煉油用煤、氣化用煤、腐植酸用煤、液化用煤、其它用煤。我國煤工業分類方案中,依照煤變質程度由低到高順序排列的十四大煤種是褐煤、長焰煤、不黏煤、弱黏煤
3、、1/2中黏煤、氣煤、氣肥煤、肥煤、焦煤、1/3 焦煤、瘦煤、貧瘦煤、貧煤、無煙煤。2、煤炭地質勘查地層單位符號: 震旦紀(Z)、泥盆紀(D)、侏羅紀(J)、 第四紀(Q)、寒武紀()、石炭紀(C)、白堊紀(K)、 奧陶紀(O)、二疊紀(P)、古近紀(E)、志留紀(S)、三疊紀(T)、古近紀(E)、新近紀(N)、第四紀(Q)根據構造形態、斷層和褶曲的發育情況,及巖漿巖的影響程度,將井田的構造復雜程度分為簡單、中等、復雜、極復雜四類。巖層的產狀要素包括走向、傾向、傾角。褶曲的要素有核部、翼部、翼角、軸面、頂角、樞紐、軸線。煤炭地質勘查工作劃分為預查、普查 、詳查、勘探四個階段。煤田普查與勘探的技
4、術手段主要有:遙感地質調查、地質填圖、山地工程、鉆探工程和地球物理勘探等五種。地質填圖主要適用暴露式煤田、或 覆蓋層厚度不大的煤田。全掩蓋式煤田普查:在普查時,可要根據省、市、自治區煤田或礦區預測圖所圈定的預測區及找煤成果進行,也可運用找煤先決條件推測的可能范圍,進行大面積小比例尺的綜合地質填圖。采用重力、磁法、電法等一種或多種地面物探工作相配合,大致圈出含煤地層的分布范圍,埋藏深度,并指導鉆探工程的布置,以難證含煤地層與有工業價值煤層的存在。在以上基礎上,垂直地層走向布置一定間距的普查線,并與物探測線盡量重合。在被確定的勘探線,應獲得連續完整的剖面,以揭露和控制普查區的基本地質情況,指導全區
5、勘探工程布置。暴露式煤田普查:以地質填圖為主,配合山地工程和老窖調查,做好地表地質工作;結合鉆探工程,進一步了解中、深部含煤地層分布區的構造情況和煤層賦存情況。其具體工作步驟是:(1)實測地層剖面,建立地區標準地層柱狀。(2)地質填圖。(3)生產礦井及老窯的調查與資料的收集。(4)鉆探工程的布置。山地工程:在地質測量過程中,工作區被不太厚的表土層覆蓋時,為了查明表土層下煤系、煤層、煤質及地質構造等,以便使地質資料正確可靠,而利用人工方法揭露這些地質現象的工程稱為山地工程。山地工程包括: 探槽、 探井、探硐等??碧焦こ痰氖┕ろ樞?,應按照由已知到未知、先地面后地下、先淺后深、由稀而密的原則安排,同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煤礦 常用 地質 知識 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