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事故隱患排查教案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煤礦事故隱患排查教案PPT(46頁珍藏版)》請在安全文庫網上搜索。
1、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培訓中心2018.2,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一、隱患排查與安全檢查的區別二、事故隱患與安全風險的邏輯關系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主要特點四、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五、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三大原則,一、隱患排查與安全檢查的區別,1.概念不同:事故隱患:指生產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可能導致事故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隱患排查:采用檢查、分析等方式方法查找、發現事故隱患的活動和過程。安全檢查:通過到達現場,通過目視的方法,結合日常檢查發現的問題,或特殊季節、特殊時期有針對性的查看、查驗。2.檢查方法不同事故隱患排查:技術管理人員的定期排查及崗位人員的隨時排查。安全檢查:基本上都是
2、用眼看、動手查,工具測的方法。,一、隱患排查與安全檢查的區別,3.檢查時間、區間不同事故隱患排查: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進行。排查的范圍廣泛,覆蓋各生產系統、各作業地點、各操作崗位;安全檢查:時間間隔不一,沒有統一規定,隨機性很強。檢查的范圍狹小,是一條線或某一方面。4.檢查深度不同事故隱患排查:注重歷史資料對比,需要有系統知識和專業知識,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在地面通過對有關資料的分析和“排查”就可以查找出重大隱患。它可以把因-果關系互為審查,根據原因推論結果,根據結果推論原因;安全檢查:看到的是現場表面現象,不一定能查出隱性問題。它只注重結果的存在,一般不查找原因。,事故隱患排查與安全檢查的區別,
3、因此隱患排查包括“安全檢查”,“安全檢查”包含不了“隱患排查”。用醫學比喻的話,隱患排查是內科、外科的綜合檢查,是全面體檢,是全方位的,而安全檢查是外科檢查、只可以療傷。,二、與安全風險的邏輯關系,“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包含兩個工作機制:“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其關鍵是推動安全生產的關口前移,將目前的安全管理關口由“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有效的風險分級管控體系應該力保各類風險受控,在失效而不可控時則激發和啟動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從風險的特性來講,工作中不可能做到把風險全部有效管控,風險這個環節是開口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及時發現、及時管控風險,能夠消除更好
4、,消除不了管控在能接受的范圍內。風險一旦失控,就變成了隱患,幾個隱患的耦合疊加就可能釀成事故,所以發現隱患就必須進入隱患分級、治理、驗受、銷號閉環體系予以徹底消除,消除不了就不能生產。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和整改是治標,而發現、管控導致事故隱患可能產生的安全風險才是治本。從上面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危險源-風險-隱患-事故,下面用幾個圖例進一步說明兩者之間的關系,與安全風險的邏輯關系圖示,安全風險:運轉的皮帶機滾筒具有傷人的風險,事故隱患:防止滾筒傷人風險的護欄不合規,與安全風險的邏輯關系圖示,安全風險:拉緊的鋼絲繩具有斷裂傷人的風險,事故隱患:鋼絲繩維護和更換不合規出現疲勞損傷,與安全風
5、險的邏輯關系圖示,安全風險:頂板具有垮落的風險,事故隱患:支護材料和工藝不合規,與安全風險的邏輯關系,上面的分析表明:如果能夠在事故發生前徹底消除隱患,就能夠切斷“危險源風險隱患事故”的鏈條,杜絕事故發生??梢娤鹿孰[患在控制煤礦事故中的作用十分關鍵。因而在新版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中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設置為單獨一個章節,進行了統一規范和要求。這也是今天將與各位領導共同探討的主要內容。,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依據及特點,1.依據煤礦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總局85號令)和煤礦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設指南(試行)和煤礦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制度建設指南(試行),(安監總廳煤行【201
6、5】116號)。2.明確落實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中要求的: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重大隱患治理情況向安監部門和企業職代會“雙報告”制度3.提出了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5方面工作要求,增設了7條重大事故隱患判定內容。4.事故隱患實施分級治理、分級督辦和分級驗收循環閉合管理。,四、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流程圖,1、工作機制,(1)、職責分工有負責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的部門隱患排查治理涉及各個層級、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工作內容包括:責任制劃分、制度建設、組織實施、統計上報、督辦落實、驗收銷號、統計分析等許多方面,必須要指定一個部門具體負責
7、、協調、落實。不需要專門設置單獨一個部門,可以由礦其中一個部門兼管,但必須有礦長簽發的紅頭文件作支撐。檢查相關制度或礦發相關文件,確認是否明確指定了管理部門;與該部門負責人、具體承辦人就本單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面對面交流,了解該項工作的執行情況;查閱該部門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的相關資料、制度落實等情況,核實該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運行的效果。,(1)、職責分工,本條文要求煤礦制定各級各類人員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中的崗位職責及相關制度,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職責明確的責任體系。通過制度的約束及規范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機制的有效運行。如果責任不明確,制度不健全,體系不順暢、落實不到位,
8、那么本體系最終的結果就只能是是紙上談兵,根本發揮不了其應有的作用,反而會讓職工覺得是在勞民傷財。責任分工不可以生搬硬套標準化標準中的原則化的語言,而應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編寫,因為每個單位分管負責人的分管范圍各不相同,各業務部門分管業務也不盡相同,所以應分別具體描述,否則有可能扣分。,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責任體系,明確礦長全面負責、分管負責人負責分管范圍內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各業務科室、生產組織單位(區隊)、班組、崗位人員職責明確,(1)、職責分工,從礦領導層,業務科室管理人員、區隊、班組負責人、崗位人員中現場隨機抽查,進行口頭提問,核實各層級職員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職責是
9、否清楚明了。查閱煤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職責分工、規章制度及其合理性、完整性、可執行性以及制度落地情況;(包括事故隱患排查制度;事故隱患登記上報制度;事故隱患分級標準即制度;事故隱患分級治理、督辦制度;事故隱患驗收、銷號制度;月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統計分析制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機制監督檢查及獎懲制度等。制度可以綜合編寫,但內容必須全面)。,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責任體系,明確礦長全面負責、分管負責人負責分管范圍內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各業務科室、生產組織單位(區隊)、班組、崗位人員職責明確,(2)、分級管理,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進行分級,并按照事故隱患等級明確相應層級的單位(部門)、人員負責治理
10、、督辦、驗收,事故隱患分級:根據事故隱患的危險程度、影響范圍、可能造成的損失大小和治理難易程度對其進行等級劃分。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依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85號)判定,一般事故隱患可由煤礦企業依據自身安全生產特點再行細化分級,本標準不做統一規定。查閱煤礦自行制定的事故隱患分級制度是否完善。隨機抽查隱患排查治理臺賬或記錄,查看隱患是否按照規定分級、治理、督辦、驗收,責任單位(部門)及人員是否明確;抽查隱患整改、督辦、驗收責任單位或部門接到的隱患整改通知書等資料,驗證與煤礦層面有關臺賬或記錄是否一致。,2、事故隱患排查,(1)、基礎工作編制事故隱患年度排查計劃,
11、并嚴格落實執行該項要求旨在引導煤礦在編制年度生產作業計劃時,同步編制事故隱患年度排查計劃,做到同時編制、同時下發、同時落實,提高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計劃性、針對性、時效性,年度生產作業計劃發生變化,事故隱患排查計劃也應同時調整。注意:事故隱患年度排查計劃應結合年度風險評估報告的內容突出生產作業計劃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有關重大風險管控措施失控情況的排查安排以及礦井生產系統發生變化、開采條件發生變化、作業人員發生變化(增加新工人等)的重點排查,還應考慮相關圖紙、技術資料、作業規程、安全措施、操作規程等的定期隱患排查。,(1)、基礎工作,檢查有無該計劃,調閱擬定或審查計劃時召開的有關會議、提出的有關意
12、見等原始記錄;亦可與年度辨識評估報告及年度生產作業計劃相互印證、對照。隨機抽查23項隱患排查治理具體計劃的落實情況,若因特殊情況延期落實的可不扣分,但要按照變更計劃查驗落實情,落實不到位酌情扣分;可延伸查看是否根據生產作業及有關變化及時調整隱患排查計劃。,(2)、排查周期范圍,礦長每月至少組織分管負責人及安全、生產、技術等業務科室、生產組織單位(區隊)開展一次覆蓋生產各系統和各崗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排查前制定工作方案,明確排查時間、方式、范圍、內容和參加人員。排查方式礦長組織的月度隱患排查要將隱形隱患的排查作為重點,可多專業、多部門、多單位統一集中進行;可分專業、分部門、分時段進行,靈活掌握。,
13、(2)、排查周期范圍,驗收核查內容檢查礦長安排月度隱患排查工作召開的有關會議記錄、提出的要求、簽發的通知等資料;檢查“排查工作方案”是否滿足時間、方式、范圍、內容、參加人員“五明確”的要求;通過調閱隱患排查原始記錄表的人員簽字檢查參加隱患排查人員是否滿足要求,必要時可查閱人員位置監測系統驗證下井人員;查驗隱患排查結果,看是否滿足“全覆蓋”的要求。,(2)、排查周期范圍,礦各分管負責人每旬組織相關人員對分管領域進行1次全面的事故隱患排查排查方式及檢查內容參照礦長組織的月度隱患排查要求檢查,重點檢查是否做到“全覆蓋”??偣こ處熤攸c突出技術資料、規程措施等的隱性重大隱患的排查生產期間,每天安排管理、
14、技術和安檢人員進行巡查,對作業區域開展事故隱患排查人員要求該項所稱的管理、技術人員,主要是指區隊長、班組長、技術員以及科室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2)、排查周期范圍,查驗方式查看區隊當日、班組當班對隱患排查的安排情況,可查閱有關會議記錄,也可口頭質詢;查閱現場隱患排查記錄或提問有關管理、技術和安檢人員,驗證每天巡查是否做到生產作業“時段、區域、崗位”全覆蓋。上述人員對顯而易見的隱患,應排查到而未排查到的,該項可酌情扣分。崗位作業人員作業過程中隨時排查事故隱患考核內容重點考核崗位人員在生產作業之前及生產過程中落實隱患排查治理情況。,(2)、排查周期范圍,檢查方式隨機抽查12名崗位作業人員進行口
15、頭提問,了解崗前半小時工作內容,以確認是否進行了隱患排查和治理。了解作業過程中是否“隨時”觀察掌握作業異常、環境變化等狀況,保證隨時發現隱患,隨時治理隱患。崗位作業人員因排查事故隱患不到位造成事故的,應當視后果嚴重程度扣分。,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臺賬,逐項登記排查出的事故隱患。煤礦隱患排查治理臺賬應當包括隱患名稱、地點、排查時間及人員,等級認定,治理責任單位、督辦單位、人員及期限,銷號時間等要素。煤礦上級公司和安全監管監察部門等排查發現的隱患,應當登記在臺賬內。臺賬的要求:信息系統定期打印出來的可以認為就是臺賬,調度臺上一段時間內重要的隱患統計臺賬也符合要求,臺賬是對礦井而言,不是對崗位而言。
16、臺賬不論是信息系統還是紙質的都必須確保不能刪除、修改、丟失,或者制作假的臺賬,否則不得分?,F場的牌版不能視作臺賬。臺賬的內容一定要包括規定的所有內容。下面圖示的兩份臺賬肯定要扣分或不得分。,(3)、登記上報,(3)、登記上報,排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及時向當地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書面報告,并建立重大事故隱患信息檔案。排查發現重大事故隱患,煤礦應當按法律法規及當地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規定的期限、內容等進行書面報告。重大事故隱患信息檔案應當包括從排查、報告、制定整改治理方案、措施、驗收銷號全過程的文字、圖片記錄等相關資料。,分級治理,3、事故隱患治理,3、事故隱患治理,(1)事故隱患治理符合責任、
17、措施、資金、時限、預案“五落實”要求檢查該項時,首先查閱煤礦隱患排查臺賬的相關資料,選取23條隱患,然后通過進一步查閱隱患治理相關資料、質詢相關人員、現場核查等方式,驗證隱患治理是否符合要求。(2)重大事故隱患由礦長組織制定專項治理方案,并組織實施;治理方案按規定及時上報重大事故隱患治理通常涉及資金、設備、人員等資源保障和協調,礦長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也只有礦長才有這個能力和權力調動單位的一切資源,所以規定必須由礦長應當組織制定并實施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上報按法律法規及當地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相關規定執行。檢查時參照上條進行,但要選取重大隱患,重大隱患選取標準依據(煤礦重大生產安全
18、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總局85令)。重大隱患礦上一般不會主動上報,也會想辦法隱瞞。查閱隱患臺賬、調度生產事故記錄臺賬、煤礦上級部門及監管部門執法文書,查閱相關設計、采掘工程圖、通風系統圖以及井下現場。重大隱患沒按規定治理、上報不得分?,F場查出重大隱患則按照評分方法規定終止定級,整改完成后另行申報。這一條對專家的水平和能力是很嚴峻的考驗。,3、事故隱患治理,(3)不能立即治理完成的事故隱患,由治理責任單位(部門)主要責任人按照治理方案組織實施調閱煤礦隱患排查治理臺賬,選取23條不能立即治理完成的隱患,跟蹤治理責任單位(部門)隱患治理方案治理督辦驗收等環節。(采用查閱相關資料、質詢相關人員、現場核查等
19、方式),驗證隱患治理是否符合要求。治理方案的制定,由煤礦根據本礦隱患分級治理規定,確定制定主體,可以是煤礦,也可以是煤礦所屬的責任單位(部門)。(4)能夠立即治理完成的事故隱患,當班采取措施,及時治理消除,并做好記錄調閱礦、區隊、班組的隱患排查記錄等相關資料,也可質詢區隊、班組相關人員班中隱患排查情況。相關記錄可以當班或交接班時在井下現場登記,也可升井后在井口、區隊、班組進行補登。相關管理人員口頭安排區隊、班組立即處理的隱患,也應當書面記錄。,安全措施,(1)、事故隱患治理有安全技術措施,并落實到位調閱隱患排查治理臺賬等相關資料,選取23條隱患,跟蹤查詢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最后通過質詢相關人員
20、、現場核查等方式,驗證安全技術措施是否貫徹并落實到位。在治理隱患過程中,沒有安全技術措施或沒有嚴格落實安全技術措施而造成事故不得分。對區隊、班組當班能夠立即治理完成的隱患,安全技術措施也可以口頭告知,跟崗位人員交流抽查。(2)、對治理過程危險性較大的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現場有專人指揮,并設置警示標識;安檢員現場監督。查閱隱患排查治理臺賬等相關資料,選取23條治理過程危險性較大的隱患,通過質詢相關人員、調閱人員位置監測系統等方式,驗證現場指揮和監督、警示標識設置是否符合要求。,3、事故隱患治理,3、事故隱患治理,治理該類隱患過程中,因沒有落實此項要求或落實不到位而造成事故,該項應當不得分。此項要
21、求的“專人”應當是班組長及以上具有相應專業知識、組織、協調能力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1)、治理督辦,4、監督管理,明確事故隱患治理督辦責任單位(部門)和責任人員對未按規定完成治理的事故隱患,由上一層級單位(部門)和人員實施督辦;規定”指的是治理隱患的時間、內容、質量。不能按規定完成即逐級上提,班組隊組科室礦級集團。查閱隱患治理臺賬,查找未按規定完成治理的隱患,追蹤提級執行情況檢查該部分時,可查閱煤礦隱患排查臺賬、隱患整改通知書等相關資料,也可質詢治理、督辦責任單位(部門)相關人員。隱患治理督辦應當做到“責任單位(部門)、責任人員”雙明確,4、監督管理,(1)、治理督辦,(2)、驗收銷號,查閱
22、煤礦隱患排查臺賬等相關資料,選取23條隱患并查看是否明確了相應的驗收部門,然后查閱驗收記錄或簽字表,質詢相關驗收人員,必要時進行現場核查。,完成治理后,由驗收責任單位(部門)負責驗收,驗收合格后予以銷號,查閱煤礦隱患排查臺賬等相關資料,選取23條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檢查發現的事故隱患,調閱煤礦向上述部門報告的相關記錄。書面報告除了公文、公函、便簽等形式外,也可采取電子郵件、qq信息等方式,負有煤礦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檢查發現的事故隱患,完成治理后,書面報告發現部門或其委托部門(單位),4、監督管理,(3)、公示監督,每月向從業人員通報事故隱患分布、治理進展情況;向從業人員通報事
23、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是安全生產法第三十八條對生產經營單位的法定職責。及時在井口(露天煤礦交接班室)或其他顯著位置公示重大事故隱患的地點、主要內容、治理時限、責任人、停產停工范圍;煤礦通報月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應當考慮不同層次職工獲取信息的渠道,設置公告專欄或電子顯示屏,利用內部網站或報紙、微信平臺、qq群等媒介,做到“時間及時、位置顯著、內容全面、重點突出”建立事故隱患舉報獎勵制度,公布事故隱患舉報電話,接受從業人員和社會監督?!半[患舉報電話”,不限于座機,手機,電子信箱、微信、qq等亦可,4、監督管理,建立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制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資金有保障,礦長每月組織召開事故隱患
24、治理會議,對一般事故隱患、重大事故隱患的治理情況進行通報,分析事故隱患產生的原因,提出加強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措施(采取消除事故隱患出現的措施),并編制月度事故隱患統計分析報告,每年至少組織安全管理技術人員進行1次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方面的專項培訓,建立日常檢查制度,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情況開展經常性檢查;檢查結果納入工作績效考核,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記錄統計、過程跟蹤、逾期報警、信息上報的信息化管理,信息管理,改進完善,資金保障,專項培訓,考核管理,5、保障措施,(1)、信息管理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多種多樣,沒有進行統一規定。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掌握,不一定非要有大的系
25、統,小的局域網也可以。只要能滿足對隱患的登記、分級、治理、督辦、驗收銷號、警示即可。鼓勵有條件的煤礦建立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系統或在現有綜合信息化系統的基礎上加載事故隱患管理模塊功能。(2)、改進完善查會議記錄,隱患排查治理會議可專門召開,也可與其他會議合并召開。對重大隱患、共性隱患、反復出現隱患、新增隱患等應當“追根溯源”,從技術設計、規程措施、規章制度、安全投入、安全培訓、勞動組織、設備設施、現場管理、操作行為等方面進行系統分析并研究制定改進措施。月度事故隱患統計分析報告應當堅持“問題導向”,對下月及今后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提出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意見及建議。,五、保障措施,五、
26、保障措施,(3)、資金保障安全生產法第十八條、第二十條都對生產經營單位保證安全生產投入、按照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作了規定。將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情況列入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考核內容,就是為促進企業更好地落實安全生產投入法定職責。檢查該項時可查閱煤礦年度安全費用計劃及月度統計報表、臺賬甚至經費單據等資料。(4)、專項培訓隱患排查治理專項培訓可結合實際,靈活采取集中學習、專題講座、專題研討等形式。安全管理技術人員依據有關煤礦安全培訓的法律、法規、規章等界定。(5)、考核管理查閱煤礦隱患排查制度是否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檢查考核作出相應規定,然后對照規定查閱相關檢查記錄。檢查應做到每月不少于1次。
27、,強調人人參與原則:礦長分管副礦長、業務管理、崗位操作人員強調分級管理原則: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進行分級治理、分級督辦、分級驗收;強調閉合循環原則:有隱患就必須消除,不消除就不能作業、不能生產。三大原則與風險分級管控在內容設置及要求上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與呼應,五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三大原則,風險分級管控:高層次、重掌控在應用、不閉合,隱患排查治理:全參與、強治理重消除、全閉合,隱患排查治理檢查資料清單,一、本專業涉及7項隱患有關情況說明。二、專業自檢報告及自檢評分資料。三、現場核查資料:(一)工作機制部分:1.職責分工:1).有關明確負責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的部門文件.2).有關明確事故隱患排查治
28、理工作責任體系的文件、隱患排查治理管理文件(可提出包含內容)3).在有關隱患排查的管理文件中需列出分級管理的內容,應包含分級原則、分級標準和明確分級治理、督辦、驗收的層級關系等;礦分級隱患排查執行記錄資料(主要查執行過程中的分級是否與分級管理文件一致)。,隱患排查治理檢查資料清單,(二)、事故隱患排查:1.基礎工作:礦年度隱患排查計劃?(需要內容支持)礦隱患排查計劃及計劃執行情況記錄資料,2.周期范圍:1).礦長月度組織隱患排查工作方案、檢查過程資料。2)分管礦長旬組織隱患排查工作方案、檢查過程資料。3)每天管理、技術、安監人員日常檢查記錄資料。4)崗位作業人員,作業過程中檢查隱患記錄資料。3
29、.周期范圍:1)隱患排查登記臺賬。2)重大隱患排查上報資料及信息檔案。,隱患排查治理檢查資料清單,(三)、事故隱患治理:1、分級治理:事故隱患治理分級治理治理檔案資料1)事故隱患治理五落實管理文件(應在管理制度中體現)、事故隱患治理五落實的流程資料(查針對臺賬中載明的事故隱患,對治理流程進行梳理,就可查出相關情況)。2)如有上述【(二)、3.2)】所列重大隱患記載,應提供礦長組織制定方案、組織實施、上報的相關資料。3)提供不能立即治理的事故隱患治理方案、執行方案的相關資料。4)提供能立即治理完成的隱患采取措施、治理記錄。2.治理措施:1)提供相關隱患治理措施及貫徹落實情況資料。2)提供現場治理記錄資料(看是否符合專人指揮、設置警標、安監監督)。,隱患排查治理檢查資料清單,(四)、監督管理:1.事故隱患治理監督督辦資料2.事故隱患治理驗收銷號資料3.公示監督資料: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進展通報資料;舉報電話公布情況、舉報記錄等。(五)、保障措施:1.信息管理資料: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資料2.改進完善資料:礦隱患排查會議記錄或紀要資料、月度事故隱患分析統計報告。3.資金保障資料:安全費用提取使用管理制度及提取使用情況資料4.專項培訓資料:隱患排查治理培訓管理文件及培訓記錄資料。5.考核管理資料:考核管理文件及考核兌現記錄資料,考核管理文件可以在隱患排查治理管理文件中體現。,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