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突出問題列表
《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突出問題列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突出問題列表(14頁珍藏版)》請在安全文庫網上搜索。
1、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突出問題列表序號檢查要點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關注安全基礎管理1安全生產責任制未編制主要部門的安全生產職責,如缺少安環部、生產部、技術部、設備 部、電氣儀表部等部門的安全生產職責。2缺少主要崗位安全生產職責或管理職責相同, 如缺少主管生產副總經理、 安全部主管、技術質量部負責人、機動部負責人的安全責任制;不同車間 主任的安全職責相同。3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依法考核企業主要負責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未取得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 合格證。(一般新入職的人員存在未及時取證的情況)檢查時注意: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自任職 之日起 6 個
2、月內,必須經安全生產監管監 察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 合格。4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安全生產部職責不明確, 或不具備相對獨立職能。5安全管理人員不具備相關專業學歷。安全的負責人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 備化學、化工、安全等相關專業大專及以 上學歷或化工類中級及以上職稱。6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置數量不滿足不少于企業員工總數的 2%的要求。7企業委任一人負責安全和環保工作, 不符合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要求。8未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按照不少于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15%的比例 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在 7 人以下的, 至少配備 1 名注冊安全工 程師。同時
3、關注注冊情況。9未建立安全風險研判與承諾公告制度。228序號檢查要點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關注10安全風險研判與承諾 公告未將安全風險研判與承諾信息進行公示或未經企業主要負責人簽發。11承諾公告內容與企業實際不符。如公告的重大危險源數量與備案數量不一 致、運行中的裝置數量與實際不一致等。12公告牌設置在廠區內,不滿足要求。13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 訓未對新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或不滿足 72 學時培訓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國家安 全監管總局令第 3 號)是一個整體要求, 檢查時還是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確定各級 安全教育培訓的內容。14車間級和班組級的培訓、考試內容與崗位不符。如缺少崗位安全操作
4、規程 內容、崗位危險有害因素及對策措施等。15培訓后考試,普遍存在未如實判卷的情況。16安全教育培訓檔案內容不全面, 如未記錄車間級、班組級安全教育內容和 學時等。17轉崗人員培訓不滿足要求,主要體現在:(1) 未對轉崗人員進行車間級、班組級培訓或培訓后未考試。(2) 轉崗人員考核內容與所轉崗位不相匹配。18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 崗涉及重點監管化工工藝的操作人員(包括班長)未取證, 或取證人員數量 不足(如企業四班運行, 但僅 3 人取證, 取證人員數量不能滿足崗位需 求)。檢查時注意:將重點監管化工工藝操作人員、化工自動 化控制儀表作業人員取證作為檢查重點, 通過查看近一個月的崗位操作記錄、交
5、接 班記錄等, 核實企業是否存在特種作業人 員未取證的情況。19無人取得化工自動化控制儀表作業證。20安全風險評價風險評價管理制度內容不全,如缺少風險評價準則、風險分級管控要求等 內容。企業普遍對風險評價的認識不足,對評價 方法使用不熟練,制度與評價脫節。但檢 查時間有限,專家不可能逐項的查看評價 資料。建議至少應檢查以下內容:(1) 有針對性的查看風險評價管理制 度,明確企業采用的風險評價方法、風險21企業未評價出不可接受風險,未建立不可接受風險清單。22對不可接受風險未進行分級管控;管控措施大部分為管理上的措施,缺少 工程技術上有針對性的措施。229序號檢查要點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關注評價準
6、則、分級管控等內容。(2) 抽查一個車間的風險評價資料, 看 企業是否按照制度開展相關工作。(3) 查看不可接受風險清單,現場核實 管控措施。23隱患排查治理隱患管理制度內容不健全,缺少事故類比、復工復產前排查和專家診斷排 查內容的比較普遍; 部分企業制度中未明確各項隱患排查的責任部門。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 導則是整體要求, 還需要結合企業實際 情況進行檢查, 比如小規模企業,可將節 假日檢查、季節性檢查融入到綜合檢查或 專業檢查中,只要涵蓋相關內容即可。目前企業隱患排查走形式的問題還比較普 遍,檢查時應更加注重企業隱患排查的質 量和對排查出隱患的治理。24未按照制度要求開展隱患
7、排查, 部分企業缺少節假日、專業、季節性檢查 記錄。25未建立隱患排查治理臺賬,或臺賬中未對隱患進行分級管理, 只記錄了一 般隱患問題。26對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隱患,未按“五定”原則對安全隱患進行整改,缺少 整改資金來源、控制措施的比較普遍。27變更管理對工藝、設備設施等變更,未履行變更審批程序。變更管理是各企業的短板,也是檢查的難 點,專家們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現企業 存在的工藝、設備變更。專家可以從變更管理檔案、檢維修記錄 (尤其大修記錄)、特殊作業票證、操作 規程修訂記錄等,查看企業變更情況。 重點關注變更風險分析, 通過與企業人員 溝通, 查看變更后的風險分析是否全面。 現場訪談發生工藝
8、變更的崗位員工, 核實 是否知道近期的工藝變化,是否參加過培 訓,是否清楚變更后的風險和控制安全風 險的措施。28變更前,未對變更后可能導致的風險進行充分的辨識和分析。29未按照制度要求執行變更審批、驗收程序,相關聯部門未簽字。(尤其驗 收環節存在問題較多)30變更后,未對受變更影響的本企業人員和承包商作業人員進行培訓,未修 訂操作規程等安全生產信息資料。31未建立變更檔案。230序號檢查要點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關注32特殊作業管理未編制特殊作業管理制度或制度中缺少部分主要內容,如特殊無作業安全 管理要求、未明確特殊作業申請辦理審批流程等。特殊作業管理一直是檢查的重點,但在現 場檢查時, 很難遇
9、到現場有特殊作業的情 況,這就需要專家通過以往的作業票證深 入挖掘企業在特殊作業管理存在問題。 在檢查時, 抽查企業近期的作業票證、或 通過檢維修記錄查看作業票證的辦理情 況。除了查看特殊作業票填寫, 還要通過 對作業票證中涉及的相關人員(尤其是監 護人員、作業人員) 的訪談,了解企業特 殊作業現場培訓、安全交底、現場執行情 況。33動火和受限空間作業氣體檢測分析不滿足要求的情形:(1) 未進行氣體分析或作業中斷 1 小時未重新進行氣體分析;(2) 受限空間作業期間(8 小時)只進行了一次氣體檢測;(3) 取樣地點不明確或取樣地點與作業地點不一致,較大設備內未在 上、中、下部位進行取樣;(4)
10、 氣體分析時間晚于作業時間。34特殊作業前,未進行風險分析、未落實管控措施或存在較大偏差。35動火或受限空間作業,未辦理相應的臨時用電作業票或抽堵盲板作業票。36特殊作業審批不符合要求的情形:(1) 審批人員與制度要求不符;(2) 審批人員未簽字或未寫清審批時間;(3) 審批時間晚于作業開始時間;(4) 完工驗收時間超出作業票證有效時限。37監護人員未經專門培訓, 不清楚監護要點。38承包商管理未與承包商簽訂安全協議書。39無承包商入廠教育培訓記錄或未對所有承包商人員進行培訓。40承包商培訓考試不嚴格, 普遍存在不同作業項目的承包商考試內容相同、 試卷字跡相同等。41無安全技術交底、無承包商作
11、業過程監督考核、表現評價等記錄。42事故事件管理管理制度中對事故、事件定義不明確,未結合企業實際進行事故事件分 類、分級。事故事件管理是企業安全管理的薄弱環 節,也是專家檢查的難點。原因主要有: 一是企業對事故、事件界定不清晰; 二是43未建立事故事件臺賬。231序號檢查要點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關注44對本企業發生的事故事件重視不夠: 未分析出導致事故事件發生的根本原 因;未組織全體員工進行學習, 吸取事故教訓;未采取有效的工程技術措 施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制定的措施一般都是管理上的措施。企業不愿意將事故事件暴露出來。檢查時需要與企業人員不斷交流,讓企業 認識到在事故事件管理上的誤區。設計與總
12、圖45正規設計在役化工裝置未經正規設計且未進行安全設計診斷。檢查時注意:2013 年后投產的項目應為經過正規設計的 建設項目;2013 年前投產的項目如未進行正規設計, 應開展安全設計診斷;設計時,設計單位資質不滿足要求的,應 委托滿足要求的設計單位開展安全設計診 斷。46外部安全防護距離甲、乙類工藝裝置或設施、儲罐與相鄰企業、居民區、村莊等防火距離不 滿足標準要求。檢查時注意: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按照定量風險評估 法確定外部安全防護距離,只有涉及有毒 氣體或易燃氣體,且構成重大危險源的 (爆炸物另有要求) 。47涉及爆炸物、有毒氣體或易燃氣體的企業未按照標準計算外部安全防護距 離。48利用定
13、量風險評估法計算外部安全防護距離時,未將企業內所有的危險化 學品生產裝置和儲存設施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評估。49對于社會風險曲線進入盡可能降低區的企業, 未落實安全改進措施。50控制室或機柜間設置控制室或機柜間距離甲、乙類裝置的防火間距不滿足要求。檢查時應注意:對于“控制室、機柜間面向有火災危險性 設備側的外墻應為無門窗洞口”的問題, 是否需要考慮距離? 原則上不考慮距離, 但也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此項問題的整改,不是簡單的封堵, 至少要滿足“耐火極限不低于 3h 的不燃51控制室或機柜間面向具有火災爆炸危險裝置一側設有門窗。52布置在裝置內的控制室不滿足抗爆設計要求。232序號檢查要點存在的
14、突出問題特別關注燒材料實體墻”的要求。布置在裝置內的 控制室還要滿足抗爆要求。53企業內部設施之間防 火間距內部設施間的防火間距不滿足標準要求。(從指導服務發現的間距不滿足 要求的問題來看,部分企業因自行改造, 還有一小部分企業因建設較早, 標準修訂后,不滿足現行標準要求)檢查時應注意:(1) 根據企業設計資料,明確適用建規 還是石化規;(2) 如果企業設計較早,且無改、擴 建,原則上仍執行設計時標準的距離要 求。(3) 現場抽查時, 全廠重要設施的周邊 距離必查54現場與總平面布置圖 的符合性基本每家企業都存在現場與總平面布置圖不一致的問題, 主要體現在: (1) 建設期間的臨時用房未及時拆
15、除;(2) 擅自改變原有建筑物使用功能;(3) 自行搭建臨時建筑,主要以化學品庫房、堆場、危廢庫、維修間、 操作間等為主。與內部防火間距檢查存在關聯性。裝置運行安全55工藝風險評估應開展精細化工反應安全風險評估的企業,未按照要求開展反應安全風險 評估。(1) 指導服務時, 專家們難以判定哪些 精細化工企業應開展反應安全風險評估, 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實施方案的要求, 對涉及硝化、氯化、 氟化、重氮化、過氧化工藝的精細化工生 產裝置必須開展生產工藝全流程的反應安 全風險評估。除以上 5 種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 涉及 其他重點監管工藝的精細化工企業滿足要 求的, 也應該開展反應安
16、全風險評估。56未落實反應安全風險評估報告中的建議措施。57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企業, 未開展 HAZOP 分析;提出的建議措施未采 納和落實。233序號檢查要點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關注(2) 對于反應安全風險評估、 HAZOP 分析 報告中提出的建議措施, 專家應現場抽查 核實建議措施的落實情況。58操作規程和工藝控制 指標超過三年未修訂操作規程,或操作規程修訂后未經審核、未正式簽發; 未 每年確認操作規程與工藝卡片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對于操作規程內容的檢查,每個專家都有 自己的見解,檢查時要在化工企業工藝 安全管理實施導則(AQT 3034-2010) 關于操作規程要求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實
17、際進行檢查,作為整改項提出時,必須同 時給出明確的整改建議。59操作規程中未包括工藝控制指標和正??刂品秶?、高低報警值、高高低低 報警值、聯鎖值等。60操作規程中有比較嚴重的錯誤, 例如:操作規程中規定“在聚合反應結束 開蓋前用壓縮空氣進行置換”, 此時系統內溫度約 100,系統內殘留氨 氣混合氣有可能進入爆炸極限, 極易發生爆燃事故。61操作規程中缺少裝置臨時操作、應急操作、緊急停車的操作步驟和安全要 求;無異常工況的處置(后果及處置步驟)。62DCS、工藝卡片、操作規程三者的工藝控制指標不一致。63工藝裝置自動化控制個別涉及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的裝置未實現自動化控制或者未實現緊急 停車功能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危險 化學品 重點 專家 指導 服務 突出 問題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