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迎接煤礦一級標準化驗收修訂)》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迎接煤礦一級標準化驗收修訂)(745頁珍藏版)》請在安全文庫網上搜索。
1、目錄第一篇 總則8第一章 制度管理辦法8第二篇 安全基本管理制度10第一章 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考核制度10第二章 安全辦公會議制度16第三章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18第四章 安全監督檢查制度21第五章 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25第六章 礦用設備、器材使用管理制度40第七章 礦井主要災害預防管理制度57第八章 安全生產獎懲制度64第九章 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制度69第十章 事故報告與責任追究制度72第十一章 事故應急救援制度86第十二章 不安全行為(“三違”)管理制度87第一節 總 則
2、88第二節 不安全行為組織機構及職責88第三節 不安全行為產生的原因分析90第四節 不安全行為基本控制措施91第五節 不安全行為判定標準94第六節 不安全行為處罰規定95第七節 不安全行為管理96第八節 不安全行為的再上崗回訪98第九節 不安全行為的舉報99第十節 其他99第十三章 礦領導帶班入井制度99第九節 安全監察專員制度110第十四章 入井檢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員清點管理制度113第十五章 井下作業限員制度115第三篇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
3、制度118第一章 安全風險分級辨識評估制度118第二章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126第三章 安全風險分級辨識評估結果應用制度127第四章 安全風險分級檢查分析制度128第五章 重大安全風險公告制度129第六章 重大安全風險區域作業人數上限管理制度130第七章 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工作方案制定制度132第八章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信息化管理制度133第九章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資料檔案管理制度134第十章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宣傳教育培訓制度134第十一章 安全
4、風險分級管控責任追究和獎懲制度135第四篇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136第一章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136第二章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分級和認定制度138第三章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分級治理制度139第四章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管理制度141第五章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公告公示制度144第六章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事故隱患舉報獎勵制度144第七章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及檔案管理制度147第八章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分析總結制度148第九章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資金保
5、障制度148第十章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教育培訓制度149第十一章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日常監督檢查與考核制度149第五篇 培訓管理制度172第一章 培訓需求調研、培訓策劃設計172第二節 培訓策劃設計制度173第二章 教學管理組織及學員考核174第三章 全員培訓制度180第四章 三項崗位人員培訓制度180第一節 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及考核180第二節 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管理制度182第五章 專項培訓管理制度184第一節
6、應急培訓制度184第二節 班組長任前培訓制度186第三節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培訓制度187第四節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培訓制度188第五節 職業危害防治培訓制度189第六章 培訓登記、檔案管理制度191第七章 培訓過程控制及質量評估管理制度195第一節 培訓準備195第二節 培訓過程195第三節 培訓結果196第四節 評教評學工作197第五節 評教評學的應用197第六節 培訓質量考評198第八章 安全教育培訓經費管理制度
7、199第九章 安全培訓后勤保障制度200第十章 其他安全培訓制度201第一節 警示教育培訓制度201第二節 法律法規專項培訓制度202第三節 重新上崗前專項培訓制度203第四節 重大災害專項培訓制度203第六節 “七新”培訓制度205第七節 干部知識更新培訓制度206第八節 轉崗培訓制度207第六篇 通風管理制度207第一章 通風管理制度207第一節 礦井通風系統管理制度207第二節 局部通風管理制度210第三節 &nbs
8、p;測風管理制度212第四節 防止主扇、局扇無計劃停風管理制度214第五節 盲巷管理制度216第六節 通風設施管理制度217第七節 通風質量檢查驗收制度224第八節 通風工程質量管理驗收制度225第九節 巷道貫通管理制度225第十節 風筒管理制度228第十一節 巷道維修制度230第十二節 無計劃停風管理制度232第十三節 有計劃停風管理制度238第二章 瓦斯管理制度239第一節 一般規定239第二節 瓦斯檢查制度241第三節 瓦斯檢查員交接
9、班制度244第四節 瓦斯日報表審批制度245第五節 瓦斯排放管理制度246第六節 恢復通風時瓦斯檢查制度248第七節 井下放炮管理制度249第八節 瓦斯超限追查管理制度250第九節 瓦斯“零超限”目標管理制度256第十節 九個特殊環節的瓦斯管理260第三章 綜合防塵管理制度266第一節 綜合防塵系統管理制度266第二節 巷道沖洗、刷白制度267第三節 綜采工作面防塵管理制度268第四節 綜掘工作面綜合防塵管理制度270第五節 炮掘工作面綜合
10、防塵管理制度271第六節 運輸及其它巷道綜合防塵管理制度272第七節 粉塵測定管理制度273第八節 隔爆設施管理制度274第九節 地面儲、裝、運系統的防塵管理制度275第十節 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管理制度276第四章、防滅火系統管理制度279第一節 井上、下消防材料庫管理制度及明細279第二節 井、上下防滅火管理制度284第三節 井下電、氧焊管理規定287第五章 安全裝備管理制度288第一節 通風儀器儀表保管、維修、保養制度288第二節 礦井通風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管理
11、制度292第三節 自救器管理制度300第四節 通風瓦斯儀器、儀表報廢制度301第五節 便攜式甲烷報警儀管理制度301第六節 光學瓦斯器、便攜式甲烷報警儀發放管理辦法302第七節 便攜式甲烷報警儀攜帶制度303第六章 通風標準化各種圖牌板管理制度304第七章 主扇風機管理制度305第八章 壓風自救系統管理制度匯編305第一節 壓風自救系統管理制度306第二節 壓風自救系統日常維護、保養制度311第三節 壓風自救系統使用制度312第九章 供水施救系統管理制度匯編31
12、3第一節 供水施救系統管理制度313第二節 供水施救系統設備、設施的管理制度316第三節、供水施救系統設備定期檢修制度317第十章 爆破管理制度318第一節 爆破材料領退制度318第二節 爆破材料運送制度318第三節 爆破器材管理制度319第四節 爆破操作管理制度320第五節 爆炸物品儲存管理制度324第六節 “一炮三檢”及“三人連鎖”放炮制度326第七節 爆炸材料防火警衛制度327第八節 爆炸材料丟失處理制度328第九節 爆炸物品銷毀制度328第十一章 通風值班
13、管理制度329第十二章 一通三防例會制度331第十三章 “一通三防”隱患排查制度331第七篇 地測防治水管理制度332第一章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332第二章 地測防治水安全辦公會議制度337第三章 地測資料、技術報告等審批制度339第四章 圖紙的審批、發放、回收、銷毀管理制度341第五章 資料收集、整理、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342第六章 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制度344第七章 地質災害防治應急處置制度352第八章 雨季巡視制度354第九章 災
14、害性天氣預警和預防機制357第十章 生產安全聯系制度360第十一章 地測防治水工作質量、事故分析及考核制度363第十二章 地測防治水設備、儀器、工具的使用及管理363第十三章 水害防治中心管理運行制度366第十四章 水害防治中心工作績效考核制度375第十五章 定期科務會議制度381第十六章 水害防治中心工作情況與相關制度381第十七章 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384第十八章 水害防治崗位責任制393第十九章 預測預報制度412第二十章 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416第二十
15、一章 重大水害(包括暴雨)井下撤人制度418第二十二章 應急處置制度430第二十三章 探放水管理制度435第二十四章 探掘分離管理制度445第二十五章 防治水培訓制度448第二十六章 防治水隱患責任追究制度449第二十七章 地表沉陷塌陷區管理制度450第二十八章 儲量管理制度452第二十九章 雨季三防安全情況報告制度454第三十章 雨季三防問責獎懲制度456第三十一章 重點部位巡視檢查制度457第三十二章 “三專兩探一撤人”制度460第三十三章 &nb
16、sp;地質工作崗位責任制462第三十四章 有掘必探管理制度462第三十五章 丟煤管理制度465第八篇 采掘管理制度468第一章、掘進管理制度468第二章、采煤管理制度491第二節、采煤工作面變化管理制度502第三節、 采煤工作面機械設備檢修保養制度505第四節、 乳化液泵站管理制度511第五節、 工作面支護材料設備配件備用制度514第六節、 綜采機電設備檢修、保養制度518第七節、 綜采隊交接班制度520第八節、 綜采工作面各種設備、設施檢查維修制度525第九篇 機電運輸管理制度547第一章 停送電管理制度547第二章 &nbs
17、p; 設備定期檢修制度552第三章 電氣試驗測試制度554第四章 領導干部上崗檢查制度557第五章 設備管理制度558第六章 機電事故統計分析管理制度560第七章 防爆設備入井安裝驗收制度561第八章 電纜管理制度562第九章 小型電器管理制度565第十章 油脂管理制度566第十一章 配件管理制度568二、配件購置569三、配件發放569四、配件回收和修復570第十二章 阻燃膠帶管理制度570第十三章 雜散電流管理制度571第十四章 &nbs
18、p; 鋼絲繩管理制度574第十五章 設備包機制度579第十六章 要害場所管理制度580第十七章 巡回檢查制度580第十八章 交接班制度587(四)設備和場所衛生不清潔。587第十九章 電氣保護試驗檢查制度588第二十章 主要通風機定期切換管理制度590第二十一章 壓力容器日常檢查校驗安全使用的管理制度591第二十二章 機電設備運行、維護、保養制度600第二十三章 井下檢漏保護裝置遠方漏電試驗制度602第二十四章 井下供電系統“三大保護”定期試驗制度605第二
19、十五章 自取礦燈管理制度608第二十六章 提升運輸設備運行、檢修、檢測管理制度609第二十七章 提升運輸安全設施檢查、試驗管理制度611九、在用鋼絲繩的檢驗、檢查與維護應當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四百一十一條的要求。612第二十八章 軌道線路檢查、維修管理制度612第二十九章 主提升機(絞車)管理制度613第三十章 調度絞車管理制度615第三十一章 傾斜井巷運輸安全管理制度617第三十二章 架空乘人裝置安全管理制度620第三十三章 帶式輸送機運輸安全管理制度621第三十四章
20、 斜坡提升“一坡三擋”檢查制度628第三十五章 人力輔助推車的管理制度630第三十六章 人工運送物料的管理規定631第三十七章 輔助運輸安全事故匯報制度632第三十八章 絞車運輸信號管理制度634第三十九章 物資裝車、封車運輸管理規定636第四十章 物料捆綁管理規定639第十篇 班組管理制度644第一章 班組長安全生產責任制644第二章 煤礦班前、班前班后會制度645第三章 交接班制度649第四章 班組安全生產標準化和文明生產管理制度64
21、9第五章 班組學習培訓制度651第六章 安全承諾制度652第七章 民主管理班務公開制度654第八章 煤礦安全績效考核制度654第十一篇 調度管理制度655第一章 礦領導干部值班制度655(一)礦領導值班規定656(二)基層隊組值班規定656第二章 調度員值班制度657第三章 調度會議制度658第四章 交接班制度662第五章 調度匯報制度663第六章 調度信息匯總分析制度665第七章 調度人員入井制度668第八章 調度業務學
22、習培訓制度669第九章 事故和突發事件信息報告與處理制度670第十章 調度室文檔管理制度671附件1:671附件2:672第十二篇 應急救援管理制度672第一章 事故監測與預警制度672第二章 應急值守制度675第三章 應急信息報告和傳遞制度676第四章 應急投入及資源保障制度678第五章 應急預案管理制度679第六章 應急演練制度682第七章 應急救援隊伍管理制度683第八章 應急物資裝備管理制度686第九章 應急物資裝備調撥
23、制度687第十章 安全避險設施管理和使用制度689第十一章 應急資料檔案管理制度690第十二章 重大險情和極端天氣應急撤人制度691第十三篇 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692第一章 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692第二章 職業病危害警示與告知制度695第三章 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697第四章 職業病危害防治宣傳、教育和培訓制度698第五章 職業病防護設施維護、檢修管理制度700第六章 個人防護防護用品配備發放和使用管理制度701第七章 職業病危害日常監測及檢測、評價
24、管理制度706第八章 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708第九章 職業衛生檔案與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制度713第十章 職業病診斷、鑒定及報告制度716第十一章 職業病危害防治經費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718第十二章 職業病危害檔案管理制度719第十三章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管理制度723第十四章 職業危害警示標識及中文警示說明的設置管理制度724第十五章 職業危害作業場所工作時間制度724第十六章 職業健康工作情況統計報表制度728第十七章 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及
25、考核制度729第十八章 職業衛生職工代表大會制度731第十九章 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置與報告制度734第二十章 職業危害事故報告與責任追究制度736第十四篇 地面管理制度739第一章 保管管理制度739第二章 門衛管理制度740第三章 澡堂管理制度741第四章 礦區衛生管理制度741第五章 車輛停放管理制度742第六章 宿舍樓管理制度742第七章 洗衣房管理制度743第八章 污水處理廠管理
26、制度744第九章 炸藥庫看庫員管理制度745第一篇 總則第一章 制度管理辦法一、制度的制定原則1、堅持普遍性、長期性的原則。制定的安全規章制度必須是全公司或各部門共同遵守的。2、堅持科學性原則。制定的安全規章制度必須符合國家及行業有關政策法規及上級有關規定,并結合公司實際,做到完善、協調、合法、適用,制度之間不沖突,無空檔,相互協調,便于操作。3、堅持精減的原則。安全規章制度不宜太多太濫,盡量合并減少制度數量。4、新制訂或修訂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須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按控制層職能分工進行有效管理,以文件形式有效落實各自的安全職責。二、制度的編制及管理1、安
27、全科負責各種安全規章制度的匯編、管理工作。2、各有關部門按照制定規章制度的原則,起草(或修訂)并經相關領導會簽,再送安全科備案。3、所有頒布的規章制度在執行中,如與上級政策法規相抵觸,或客觀條件發生變化,應及時對已頒布的規章制度進行修訂。修訂后的安全規章制度頒布實施時,相應廢除原頒布的安全規章制度。4、修訂、補充規定同樣應經相關領導會簽后,報安全科備案。5、重大安全規章制度的頒布與廢止,要經各部門討論審議后,經公司領導批準頒布執行。6、公司各業務主管部門應對專業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分析,并提出修訂、補充或廢止意見送安全科。7、公司頒布的安全規章制度,各部門應指定專人管理,人員
28、變動時應認真移交,以保證各項安全規章制度貫徹執行的延續性。8、各部門根據公司管理制度,制訂、修訂內部的安全管理制度。三、安全規章制度的文本及文字要求1、總的要求是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文字精煉、文種原則上規定為:制度、辦法、規定。2、制定或修訂制度,順序號先用漢字碼一、二、三., 然后才是阿拉伯字1、2、3., (1)、(2)、(3)., 進行排序。3、使用語言文字力求做到準確、簡明、樸實、莊重。(1)、文字表述要開門見山,刪除不必要的套話、廢話、空話:(2)、結構力求緊湊,篇幅不宜冗長;(3)、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和縮寫語。四、其他1、各部門負責頒布的安全規章制度的執行.2、本辦法從頒布之日起實施
29、,并由安全科負責解釋。第二篇 安全基本管理制度第一章 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考核制度 一、總則1、為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科室、隊、班組和各層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和責任范圍,強化責任落實,嚴格責任追究,特制定本制度。2、本制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等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要求,結合公司安全生產實際制定。 3、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范圍內的所有科室、隊、班組和各層級崗位人員。 4、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各單位部門、各級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及崗位人員等,在管理和作業過程中應履行的
30、安全生產職責,以及對各崗位履職盡責要求與考核的集成。 5、本制度規定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的原則、基本要求、責任范圍劃分、編制程序與內容、責任落實與追究、考核辦法。 6、安全生產責任制應落實“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堅持分級管理、責任到人、職責分明、以責論處的原則。 二、基本要求7、單位行政正職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責任。 8、礦領導班子成員共同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負領導責任,其班子成員按照職責分工分別承擔相應的安全生產工作職責。 9、行政正職外出離開本地期間,主持工作的負責人是安全生產責任的第一委托人
31、,行使行政正職的安全生產職責。 10、“一崗雙責” 指礦領導班子成員職務對應的崗位,既要履行業務工作的職責,又要履行安全生產工作的職責。 行政副職履行分管工作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責任,對分管工作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對行政正職負責??偣こ處煂Ρ镜V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負技術領導責任,行使技術決策權和指揮權。 11、礦領導班子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考核各項生產經營工作的同時,應把安全生產工作貫穿生產經營的全過程。 12、各層級人員應落實各項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和直接責任,做到分級管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并實行下級對上級安全生產逐級負責制。 三、責任范圍劃分13、公
32、司(山西反坡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是安全生產責任主體,接受政府監管監察和上級公司的領導,對公司(山西反坡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行使管理責任。主要責任如下: (1)落實執行國家及本地區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標準和上級安全生產工作要求,制定完善本單位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 (2)根據上級公司的要求,制定本單位的年度安全生產目標并組織實施; (3)完善本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管理、檢查、考核機制,保證安全責任落實到位; (5)強化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和監督體系的職能,保證本單位.生產、建設、經營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保證作業場所、設備設施達到安全要求:保證安
33、全管理人員、安全技術人員、安全監管人員符合規定要求; (5)按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用于完善和改進安全生產條件; (6)建立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和動態考核機制,制定并落實本單位安全教育培訓計劃,組織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先培訓持證后上崗; (7)落實有關災害預防工作要求,制定并實施年度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 (8)組織召開安全辦公會議,查找安全生產存在的薄弱環節,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9)保證安全技術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淘汰國家明令禁止的工藝和設備; (10)開展安全風險預控,對查出的問題制定整改計劃,做好整改工作; (11)建立本單位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和制度,制定本單位的
34、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和防災減災措施,按規定組織預案演練; (12)組織開展本企業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13)建立技術監控網絡,開展可靠性管理,提高設備的安全可靠水平; (14)加強特種設備、重大危險源、危險化學品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 (15)做好設備檢修、技術改造、設備定檢等日常工作;(16)堅持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共同管理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原則;負責新建、改擴建工程生產準備工作;組織新建、改擴建工程安全設施、消防設施、環保設施、職業病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17)及時、如實向上級單位報告生產安全事故。堅持“四不放過”原則
35、,組織本礦非傷亡事故調查;分析本礦發生的典型事故,制定整改措施;做好事故防范工作,避免事故重復發生;(18)對本礦安全生產做出貢獻的提出給予表揚或獎勵,對負有事故貴任的進行責任追究。 14、各單位接受統一領導和管理,承擔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具體職責見本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15、各職能(業務)部門承擔其職能(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責任,具體職責見本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四、編制程序、內容及修訂16、安全生產責任制編制程序 (1)礦長牽頭組織,成立安全生產責任制編制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分系統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 (2)編制小組依據人事部門明確的崗位設置,組織所有從業人員參加
36、本崗位安全生產職責的編制工作; (3)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職責經逐級審核后,上報編制小組,編制小組組織相關部門對匯總后的安全生產職責進行審核,形成安全生產責任制: (4)審核后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經本單位安全辦公會議研究討論審定后,由礦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批準,以正式文件發布。 17、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編制內容 (1)本崗位涉及領導責任、直接責任、管理責任和監督責任的具體內容; (2)本崗位負責、組織、協調、參與以及監督檢查等安全生產職責的具體內容; (3)本崗位負責管控的安全風險及管控措施; (4)礦領導班子各成員應負的安全生產職責。 18、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編制應做到簡明、具體、實用,可操作
37、性強,上下配套、逐級銜接、不留空白,形成完整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 19、安全生產責任制原則上每年進行一次分析或補充,每三年進行一次修訂。當國家及地方安全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導向發生變化,和本礦組織機構、業務范圍、工作性質等發生變化時及時進行修訂。五、公示、培訓、宣貫20、崗位有固定工作場所的,將其安全生產責任制在適當位置進行長期公示。21、全員掌握本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安全生產年度培訓計劃,對各層級人員進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教育培訓。22、礦、科室、隊組利用各種宣傳載體、安全會議、安全活動以及班前班后會或個人自學等形式對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教育培訓和學習掌握。六、追
38、究考核23、建立安全生產責任追究考核機制, 實行一級對一級負責,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 24、安全生產責任追究考核,根據責任大小,可給予約談、通報批評、作出書面檢查、調離、降職、免職或解聘、解除勞動合同等,同時給予相應經濟處罰。25、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等重大安全問題時,要分別追究有關人員的直接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 26、加強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納入日常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考核,督促各層級人員履職盡責。27、依據全年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制定落實考核方案,將考核結果納入崗位績效考核,同時作為評先、晉升等依據。 28、未按規定完成安全生產責任制的編制或修訂,對直接責
39、任人罰款200元,連責分管負責人100元;有一處不符合要求,對直接責任人罰款100元,連責分管負責人50元。 29、崗位有固定工作場所的,未將其安全生產責任制在適當位置進行長期公示的,對直接責任人罰款200元,連責分管負責人100元。30、隨機抽考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未掌握1次罰款100元;責任不落實,按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考核方案和相關安全生產管理規定考核。第二章 安全辦公會議制度一、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工作要求,研究解決本礦安全生產重大事項,保證安全生產,制定本制度。二、 本制度依據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基本要求及評分方法(試行)等有關
40、規定。 三、會議時間:每月25日-30日四、會議主持人:礦長 五、會議地點:調度會議室六、參加人員(一)礦領導班子成員、各專業副總工程師及相關科室主要負責人。(二)如礦長出差、外出開會或因特殊情況不能主持會議,要書面授權其他班子成員主持。七、會議內容(一)傳達貫徹上級有關安全生產會議、文件精神。(二)議定本礦安全生產理念和目標、機構配置和人員定編、年度安全投入計劃、重大災害治理方案、應急救援預案、重大災害風險管控方案、采掘接續計劃等工作的制定和調整等。(三)對事故隱患的治理情況進行通報,分析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情況、事故隱患產生的原因、編制月度統計分析報告,布置月度安全風
41、險管控重點,提出預防事故隱患的措施。(四)研究決定其他安全生產重大問題。八、其他規定(一)嚴格執行請假制度。參會人員因事不能按時參加會議的,必須寫出書面請假條,副總以上人員向礦長請假,其他人員向分管領導請假,請假條交調度辦公室留存備查。無故不參加者每次罰款200元,并通報批評。(二)嚴格會議簽到制度。公司調度室負責做好安全辦公會議的簽到考核,制定安全辦公會議簽到表,不能參加者要注明原因。與會人員不得遲到、早退,否則每次罰款100元。(三)嚴格會議紀律。參會人員提前10分鐘入場,進入會場后手機關機或者調至靜音,會議期間不得交頭接耳、隨意走動、玩手機等與會議無關事情,否則每次罰款200元。(四)參
42、會人員在安全辦公會議前要做好充分準備,精確掌握情況,認真總結提煉,抓住重點,有議有決,同時做好會議筆記。(五)安全辦公會上主要匯報和強調安全問題,涉及生產平衡問題,可在會后請分管領導協調解決。(六)安全科負責對會議內容、決定的事項形成安全辦公會議紀要下發各單位、部門學習和落實。會議紀要要存檔備案。(七)安全辦公會議安排的工作,責任單位、部門對其落實結果要在下次安全辦公會議上作匯報。(八)安全科負責要對各單位、部門貫徹落實安全辦公會議決定事項進行監督檢查,有一項工作未落實對責任單位或部門主要負責人罰款200元-500元,造成嚴重影響的加倍處罰。第三章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為了建立礦井安全生產投入長效
43、機制,加強安全生產費用管理,保障礦井安全生產資金投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應急管理部企業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應急廳函2019428號)的規定,制定本制度。一、安全費用的使用原則本制度所稱安全生產費用(以下簡稱安全費用)是指按照規定標準提取,在成本中列支,專門用于完善和改進礦井或項目安全生產條件的資金。安全費用按照“企業提取、政府監管、確保需要、規范使用”的原則進行管理。二、安全費用的提取標準根據應急管理部企業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應急廳函2019428號)的規定,我礦屬于低瓦斯礦井,安全費用依據開采的原煤產量按月提取,噸煤不低于15元。三、安全費用的使用范
44、圍1、礦井通風系統改造、“一通三防”設備、礦井瓦斯監測系統更新改造;2、礦井安全生產改造和重大隱患治理支出,包括通風,防瓦斯、防煤塵、防滅火、防治水、供電、運輸等系統設備改造和災害治理工程,實施煤礦機械化改造,實施礦壓、采空區治理等支出;3、完善煤礦井下監測監控、人員定位、緊急避險、壓風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聯絡等安全避險設施設備支出,應急救援技術裝備、設施配置和維護保養支出,事故逃生和緊急避難設施設備的配置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與應急演練支出;4、開展重大危險源和事故隱患評估、監測監控和整改支出;5、安全生產檢查、評價(不包括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安全評價)、咨詢、標準化建設支出;6、配備和更新現場
45、作業人員安全防護用品支出;7、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支出;8、安全生產適用新技術、新標準、新工藝、新裝備的推廣應用支出;9、安全設施及特種設備檢測檢驗支出;10、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支出;11、重大安全風險管控資金;12、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資金;13、其他與安全生產直接相關的支出。四、安全費用的使用和管理1、本著“??顚S?、專項核算、重點保障、突出效果”的原則提取、使用和管理安全費用,安全費用應在規定的范圍內使用,年度結余應轉結下年度使用,當年計提安全費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費用渠道列支。2、礦長對安全費用的提取、使用負全面責任,保證安全費用按規定足額提取,審批安全費用提取、安全投入計劃
46、、經費使用報告、安全經費提取和使用情況年度報告。3、安全礦長負責定期統計分析安全費用投入情況,并對計劃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定期向總經理匯報計劃項目的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4、財務科負責對安全生產費用進行統一管理,負責編制安全費用年度使用計劃,納入企業財務預算。根據年度安全生產計劃,做好資金的投入落實工作,建立安全經費臺帳,確保安全投入迅速及時。資金結算嚴格按照有關程序執行、辦理,做到??顚S?、專項核算。 5、各單位負責編制本單位安全投入計劃,編制安全投入報告,具體實施安全經費投入,建立本單位安全經費投入臺帳,并匯總到財務科。 6、財務科負責審核、匯總并編制公司安全投入計劃,審
47、核安全投入報告,監督檢查安全投入落實情況,匯總并建立公司安全經費投入臺帳,編制年度安全經費提取和投入情況報告。7、企管科負責安全費用使用計劃所列設備、材料、儀器、儀表等的采購和驗收發放,要對采購數量和質量負責。按月度將資金計劃完成情況報財務部、安全副礦長、礦長。8、安全科負責對安全費提取、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未依法提取或使用的,應責令限期改正。建立管理考核臺帳,根據相關規定按月對責任部門、責任領導進行考核,完成項目實施單位必須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出庫單、工程竣工驗收單等),否則按未完成考核。9、在本制度規定的使用范圍內,企業應當將安全費用優先用于滿足應急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以及行業主管
48、部門對企業安全生產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者達到安全生產標準所需的支出。五、安全費用落實與考核1、安全費用提取實行礦長負責制。礦長是安全費用計劃實施的主要責任者,負責組織安全費用計劃的具體實施管理工作,安全副礦長負責具體審核、監管、考核。2、安全費用計劃實行切塊管理、部門負責、集中統一的原則,安全科、財務科、供應科是安全費用計劃的編制和計劃執行的管理部門,對業務范圍的安全費用計劃進行審查、匯總、分類、平衡和計劃的編制、執行。3、各相關部門負責人是安全費用月度計劃以及使用的直接責任人,每個部門必須設專人負責報送數據,并對分管范圍內計劃項目進行跟蹤落實,對計劃安排的項目要規定完成時間,所有項目要層層落實、
49、責任到人,保證報送數據真實、準確、及時,如不按時報送或報送數據不準確,每有一次對部門負責人罰款100元,由財務科負責考核。4、由安全副礦長負責,按月組織安全科、供應科、財務科等部門對計劃的實施、庫存、使用、管理、到貨設備的性能、質量和安全費用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5、財務科對安全費用的安排、使用、管理,要做到專賬、???、專用,資金結算嚴格按相關程序執行。第四章 安全監督檢查制度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嚴格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堵塞管理漏洞,消除事故隱患,保證安全生產,依據安全生產法及有關“雙重預防”工作要求,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制度。一、組織領導公
50、司成立以礦長任組長,安全副礦長任常務副組長,公司其他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專業副總工程師、各業務科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安全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安全科,由安全科長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各類安全檢查的協調、統計和考核工作。二、專職安全機構監督檢查(一)公司設立安全科,負責本公司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和考核工作;監督檢查本公司貫徹執行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令、法規和各項安全規章制度情況;監督檢查規程措施落實、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工作。(二)跟班安全員實行24小時不間斷安全監督檢查制度,嚴格盯面(采掘面)跑片(輔助崗點)管線(運輸)安全員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責任制,現場監督檢查規程措施落實、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三、安全檢查與隱患排查(一)礦井安全生產大檢查暨隱患大排查:礦長組織,分管負責人及相關科室、隊組人員參加,每月至少組織一次。排查前制定工作方案,科室包隊組人員參加。明確排查時間、方式、范圍、內容及參加人員。(二)采掘、機電運輸、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