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修改(最新實用版 154頁 12萬字)
《2021版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修改(最新實用版 154頁 12萬字)》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版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修改(最新實用版 154頁 12萬字)(160頁珍藏版)》請在安全文庫網上搜索。
1、xxx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xxx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編制:標準化辦公室2021版- 5 -目 錄第一部分 煤礦安全綜合管理制度1第一章 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制度1第一節 安全目標制定主要包括以下指標1第二節 安全目標逐級分解管理1第三節 安全目標具體要求2第四節 安全目標考核范圍2第五節 安全目標考核2第二章 安全投入制度4第三章 安全獎懲制度4第四章 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5第五章 安全培訓制度6第六章 安全辦公會議制度7第七章 安全檢查制度8第八章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制度8第九章 事故報告與責任追究制度12第十章 入井檢身與出入井人員清點制度13第十一章 井下勞動組織定員制度14第
2、十二章 煤礦領導帶班下井制度15第十三章 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17第十四章 安全生產群防群治制度18第十五章 安全生產承諾制度19第一節 煤礦礦長安全承諾制度20第十六章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工作制度21第二部分 煤礦地質測量工作制度26第一章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26第二章 地質災害預測預報制度27第三章 地質測量安全辦公會議制度28第四章 地測資料、技術報告審批制度29第五章 地測圖紙審批、發放、回收、銷毀制度30第六章 地測資料收集、整理、定期分析、保管制度31第七章 地質災害普查制度32第三部分 煤礦開采及頂板管理制度35第一章 工作面頂板管理制度35第二章 工作面支護質量檢查制度3
3、6第三章 工作面變化管理制度36第四章 工作面機械設備檢修保養制度39第五章 乳化液泵站管理制度40第六章 采煤工作面文明生產管理制度43第七章 采煤工作面支護材料設備配件備用制度43第八章 作業規程編制、審批、貫徹、實施、復審管理制度44第九章 工作面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和分析制度47第十章 掘進工程質量考核制度48第十一章 井巷維修制度49第十二章 敲幫問頂制度50第四部分 煤礦通風管理制度51第一章 通風系統管理制度51第二章 局部通風管理制度52第三章 通風設施管理制度53第四章 通風機無計劃停風追查制度54第五章 巷道貫通管理制度55第六章 井下測風管理制度55第七章 盲巷和巷道啟
4、封管理制度56第八章 反風演習管理制度56第五部分 煤礦瓦斯管理制度58第一章 瓦斯巡回檢查制度58第二章 通風瓦斯日報審查簽字制度60第三章 瓦斯檢查工請示報告制度61第四章 瓦斯檢查工交接班制度61第五章 瓦斯超限分析追查管理制度62第六章 瓦斯排放管理制度63第七章 瓦斯等級鑒定管理制度64第六部分 煤礦防塵管理制度65第一章 綜合防塵管理制度65第二章 粉塵檢測制度66第三章 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管理制度67第七部分 煤礦防滅火管理制度68第一章 煤倉防火管理制度68第二章 矸石山防火管理制度68第三章 木料場防火管理制度69第四章 地面建(構)筑物防火管理制度70第五章 自然發火預測預
5、報管理制度71第六章 注氮防滅火管理制度72第七章 消防設施維護和保養制度73第八章 電氣焊審批制度75第九章 火區管理制度76第八部分 煤礦防治水管理制度77第一章 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77第二章 水害預測預報制度77第三章 雨季巡視制度78第四章 煤礦重大水患停產撤人制度79第五章 雨季“三防”管理制度81第六章 防治水安全確認制度81第七章 降雨天氣停產撤人制度82第九部分 煤礦爆炸物品和井下爆破管理制度84第一章 爆炸物品領退制度84第二章 煤礦爆炸物品丟失處理辦法84第三章 “一炮三檢”制度及“三人連鎖”爆破制度85第十部分 煤礦運輸提升管理制度87第一章 運輸設備運行、檢修、檢測管
6、理制度87第二章 輔助運輸車輛使用及安全管理辦法88第三章 防爆膠輪車下井安全運行檢查管理制度92第四章 輔助運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94第五章 輔助運輸車輛司機管理考核實施細則95第五章 主運輸運行、檢修、檢測管理制度97第一節 職責97第二節 膠帶機安裝規定及要求97第三節 膠帶機保護裝置安裝標準99第四節 膠帶機檢修管理102第五節 帶面完好標準103第六節 膠帶機各防護裝置設置標準104第七節 膠帶機步行檢查管理104第八節 膠帶機運行管理105第九節 檢查與考核106第六章 煤礦電氣及監控、通信管理制度106第一節 停送電管理制度106第二節 設備設施檢查、維修制度107第三節 電氣試驗
7、測試制度108第四節 干部上崗檢查制度109第五節 設備管理制度109第六節 機電事故統計分析制度110第七節 防爆設備入井安裝驗收制度110第八節 電纜管理制度111第九節 小型電器管理制度112第十節 油脂管理制度112第十一節 機電配件管理制度113第十二節 阻燃膠帶管理制度114第十三節 鋼絲繩管理制度115第十四節 設備包機管理制度116第十五節 交接班制度116第十六節 巡回檢查制度116第十七節 保護試驗制度117第十八節 要害場所管理制度118第十一部分 煤礦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120第一章 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120第二章 職業病危害警示與告知制度121第三章 職業病危害
8、項目申報制度123第四章 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和培訓制度123第五章 職業病防護設施管理制度125第六章 職業病個體防護用品管理制度126第七章 職業病危害日常監測及檢測評價管理制度127第八章 建設項目職業健康“三同時”管理制度128第九章 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及其檔案管理制度128第十章 職業病診斷、鑒定及報告制度130第十一章 職業病危害防治經費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130第十二章 職業衛生檔案管理制度131第十三章 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管理制度132第十二部分 煤礦應急救援管理制度133第一章 事故監測與預警制度133第二章 應急值守制度135第三章 應急信息報告和傳遞制度136第四章 應急投
9、入及資源保障制度138第五章 應急預案管理制度139第六章 應急演練制度139第七章 應急救援隊伍(兼職救護隊)管理制度140第八章 應急物資裝備管理制度143第九章 安全避險設施管理和使用制度143第十章 應急資料檔案管理制度144第十三部分 煤礦調度和班組安全管理制度146第一章 調度值班制度146第二章 調度員交接班制度146第三章 調度匯報制度147第四章 信息匯總分析制度148第五章 調度人員入井(坑)制度149第六章 業務學習制度149第七章 事故和突發事件信息報告與處理制度149第八章 調度文檔管理制度150第九章 班前、班后會和交接班制度151第十章 班組安全生產標準化和文明生
10、產管理制度152第十一章 班組學習制度153第十二章 民主管理班務公開制度153第十三章 安全績效考核制度154第一部分 煤礦安全綜合管理制度第一章 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制度為深入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和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煤礦安全規程等法律法規,強化安全管理,努力實現礦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確保實現安全目標,制定本制度。第一節 安全目標制定主要包括以下指標1、 風險預控:完善礦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嚴格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流程,各類危險源處于受控狀態;2、 事故防范:在事故未發生前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得以控制
11、或將損失和危害減少到最小限度;3、 災害治理:預防井下水災、火災、瓦斯、煤塵和頂板防治;4、 隱患治理:以治理安全隱患為重點,防止和遏制重特大事故;5、 職業病防治職業病發病率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之內;6、 瓦斯防治“零超限”;火區防治“零自燃”;水害防治“零透水”;頂板管理“零漏頂”;全年“零死亡”7、 無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因工死亡事故控制指標為零;8、 因工負傷事故控制指標為零;9、 全員安全培訓教育100;10、 隱患排查和整改100%;11、 職業危害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達到100%,并達到國家標準要求。第二節 安全目標逐級分解管理1、 安監科根據煤礦制定的總體安全目標,制定對各管理
12、科室和組隊的考核辦法。2、 在每年年初安全工作會議上,礦長與主要礦級領導、各管理科室和組隊負責人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3、 煤礦各管理科室和組隊根據本礦制定的安全目標和簽訂的安全目標責任書,分解到各管理科室成員和班組人員,落實到各班組的日常安全生產工作中。4、 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要對照本礦下達的安全目標進行分解,結合本礦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結果,制定相應的對策措施;生產現場發生變化時,必須制定相應的措施,特別是安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和問題,要采取有效措施,對策措施要明確到各班組(人員),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以確保安全目標的實現。5、 礦屬各科室對安全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由安監科進行監督
13、考核。6、 根據安全目標完成情況,按照礦發安全考核獎罰管理制度,由安監科在年底對相關管理科室和個人進行獎罰兌現。7、 安全責任書簽字后一式兩份,一份由科室負責人、隊(組)長持有,一份由安監科備案。第三節 安全目標具體要求1、 各管理科室負責人和基層隊(組)長,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生產方針、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理念,把安全和質量標準化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對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在組織生產時首先要認真安排部署安全生標準化工作。2、 嚴細安全生產的組織管理,從細微著眼,克服“經驗”思想和“慣性”作風。質量標準化工作要從文明生產抓起,全員要從自發行為
14、和源頭治理入手,克服臟亂差,粗枝大葉的粗放操作和管理局面要全面轉變。3、 轉變老舊的工作作風,深入現場靠前指揮,帶頭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礦級領導嚴格執行下井帶班,全面落實隱患排查治理和反“三違”工作。4、 強化安全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提高安全自律意識,扎實開展職工安全培訓和警示宣傳教育。以人為本,加強一通三防、頂板、機運安全、水害防治方面的重點防范,重心下移,關口前移,超前防范。5、 發生事故和出現重大“三違”行為,必須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組織追查,分析舉一反三地吸取事故教訓,并制定和落實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6、 礦級領導和各科室負責人必須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業務和專業水平,帶頭履行本職安全生
15、產責任制,經常深入井下各作業地點了解實際情況,掌握和解決本部門系統的安全生產標準化方面存在的問題,全面開展隱患自查自糾,及時堵漏補缺,確保防患未然。第四節 安全目標考核范圍礦委會、安監科、機電科、生產技術科、通風科、地測科、機運科、調度室、綜采隊、掘進隊。第五節 安全目標考核1、 根據安全生產責任書上的安全管理目標,凡因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或失職導致事故發生、完不成規劃的專業系統月度、年度標準工作,對各科室和組隊負責人按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的考評制度追責處理,并按煤礦規章處罰制度給予相應的經濟處罰。2、 每季度由安監科牽頭對全礦安全目標實施情況進行一次考評,考評結果進行公開。3、 安全目標發生
16、變化時,礦安委會應組織有關管理科室進行安全管理評審,并對安全目標進行重新確定。4、 安全目標的考核納入年度安全績效考核。5、 季末年終必須根據安全目標完成情況對管理科室和個人進行獎罰兌現。6、 按照礦井安全設施設計完善礦井各大系統,確保各系統安全可靠。7、 加快礦井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搭建調度綜合信息一體化智能管理平臺。8、 對提升、運輸等大型設備和要害崗位地點實行動態監控,嚴格落實機電設備各項管理制度,提升輔助運輸裝備及管理水平,杜絕電氣失爆和提升運輸事故的發生。9、 建立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施隱患排查治理機制、超前預控管理機制和安全績效考核;嚴格執行重大隱患掛
17、牌督辦和整改銷號制度,隱患閉合管理符合規定要求,確保隱患整改率達100%。10、 建立健全應急救援制度與體系,督促各管理科室按年度演練計劃或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提高礦井抗災、防災、救災能力。11、 嚴格落實現場安全確認和交接管理制度,嚴抓現場“三違”行為,杜絕因操作不規范或違章操作導致事故的發生。12、 完善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建立有效的應急救援信息管理平臺,推進應急救援“六大系統”建設,按期組織避災演習和救援演練。13、 礦長每月按時主持召開安全辦公例會,研究解決當月安全生產存在問題。14、 按時完成年度、季度、月度安全培訓計劃,特殊工種持證上崗率達100%,新工人復訓率和上崗合格率達100
18、%。15、 礦級領導下井帶班必須嚴格遵守xxx煤礦領導帶班下井制度。16、 安檢科負責安全目標的考核,嚴格按規定兌現獎罰,具體從事故防范、災害治理、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等方面進行考核,使安全目標管理起到促進和保證安全生產的杠桿作用。17、 各級領導必須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在安全生產過程中,必須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堅持生產必須安全,堅決做到不安全不生產。18、 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健全安全生產機構,完善安全生產制度,積極開展自主保安和業務保安,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一崗雙責”抓安全工作的原則,逐級落實各級領導干部、業務部門、群監組織和各個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建
19、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19、 本制度與上級規定相抵觸的,按上級規定執行。20、 本制度解釋權歸屬xxx煤礦。第二章 安全投入制度1、 為保障煤礦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資金的有效投入,根據煤礦安全規程(2016)第 4 條“煤礦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目標管理、投入、獎懲、技術措施審批、培訓、辦公會議制度,安全檢查制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制度,事故報告與責任追究制度等”的規定,制定本制度。2、 煤礦必須根據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 號)的要求足額提取安全費用作為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投入資金,切實保障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投入。3、 安全生產
20、與職業病危害防治投入資金必須建立專門資金賬戶,??顚S?,專門用于全礦井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4、 煤礦必須加強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投入資金的管理,每年年初編制年度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投入資金提取使用計劃,納入企業財務預算。5、 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投入資金的適用范圍必須符合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 號)的要求,任何單位、個人均不得截留或擅自更改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投入資金用途。6、 需按計劃使用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投入資金時,必須召開礦安委會會議研究決定;當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投入資金超計劃支出時,由礦長負責提請礦安委會會議研究決定,
21、根據實際情況,再從最后利潤中列支。7、 每年年終,安全管理部門應匯總、分析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投入項目執行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并向礦長報告。8、 當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投入資金年度有結余時,轉入下一年度的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投入資金專用賬戶。第三章 安全獎懲制度(1) 為促進安全責任落實,保護職工安全和健康,防止事故和職業病危害,促進安全生產的正常進行,根據煤礦安全規程(2016)第 4 條“煤礦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目標管理、投入、獎懲、技術措施審批、培訓、辦公會議制度,安全檢查制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制度,事故報告與責任追究制度等”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22、2) 安全獎懲的原則是目標管理、責任落實、分級考核、重獎重罰。(3) 安全獎懲工作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具體執行。資金由財務部建立專用賬戶統一管理。(4) 安全獎罰標準由安全管理部門提出意見,煤礦安委會會議確定。(5)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給予表彰、獎勵:1、 發現事故征兆,立即采取正確措施或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避免事故發生或明顯減輕事故危害程度的;2、 在事故搶救或搶險救災中有突出貢獻的;3、 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的;4、 在安全生產方面,主動向領導提出合理化建議,經采納對安全有明顯效果的。(6)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給予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1、 未能實現月度、季度、年度安全生產目標的;2、
23、 礦井安全生產標準化未能實現等級保持的;3、 發生“三違”行為的;年度內重復發生,可累計加倍處罰;4、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三違”行為不報、瞞報的;5、 對安全隱患未及時整改或整改不徹底的;6、 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需追究刑事責任的除外)。第四章 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1、 為進一步強化和規范安全技術管理,科學組織和管理生產,推進全礦井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根據煤礦安全規程(2016)第 4 條“煤礦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目標管理、投入、獎懲、技術措施審批、培訓、辦公會議制度,安全檢查制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制度,事故報告與責任追究制度等”的規定,制定本制度。2、 每個采掘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21版畔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修改(最新實用版 154頁 12萬字 煤礦 安全生產 管理制度 匯編 修改 最新 實用 12 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