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礦地面礦區衛生管理制度一、各工作場所內,必須保持整潔,每天清理室內垃圾桶,礦區垃圾桶每隔一天清理一次,不得堆積生活垃圾、污垢或碎屑。二、各工作場所內走廊及樓梯、會議室等,時刻保持清潔。三、洗手間、廁所等衛生不定期打掃,確保干凈、整潔。四、生活污水排放通道必須保持暢通。五、各種垃圾的清除,應符合衛生的要求,放置于所指定場所或箱子內,不得任意亂倒堆積。六、室內以及樓道可放置花草及美化環境的盆景,不可堆放其他雜物。七、各工作場所的窗戶及照明器具的透光部分,均須保持清潔;并保持空氣時常流通。。
2、煤礦職業病危害檔案管理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結合本公司的實際,建立職業衛生檔案,并由專人保管。 一、日常職業衛生檔案包括: l、國家有關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規、規范、相應文本。 2、職業衛生管理方針、目標,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工作計劃和年度總結。 3、職業衛生專兼職人員、管理機構、職業危害防治組織機構等職能及人員分工。 4、職業衛生管理方案、程序、崗位操作規程及其它內部文件。 5、建設項目“三同時”職業危害管理檔案。(1)建設項目計劃任務書及批準文件等。(2)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書;(3)工程改。
3、煤礦個人防護防護用品配備發放和使用管理制度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采購、發放、管理和使用,保障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結合我公司實際,特制定本制度。一、勞動防護用品采購制度 1、為了保證職工勞動防護用品在管理和使用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本公司啟動了勞動防護用品的專項經費。 2、采購時選擇質優價廉的產品,更要認真審查生產廠家或經銷商的生產資質和經營資質,堅決杜絕三無產品進入煤礦。 3、采購人員在采購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時,必須索取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證書、最近半年的檢驗報告的復印件。采購一般勞動防護用品時,必須。
4、煤礦地面門衛管理制度一、凡進入礦區的人員以及車輛必須接受門衛查驗,否則一律不準進入。二、外來人員和車輛需進入礦區,要向門崗執勤人員說明來礦理由,并出示身份證或駕駛證接受登記,得到執勤人員許可后方可進入礦區。三、機動車輛出入大門,必須在停車線外停車并出示證件(不含執行任務的特種車輛)。四、帶物出礦區的車輛或人員要出示物品出門證,接受門崗執勤人員查驗,對無證及物證不符者有權扣留,并移交相關部門處理。五、門崗執勤人員必須認真履行職責,文明執勤,對車輛、人員、物品出入嚴格檢查,不殉私情,所扣物品,不得擅。
5、煤礦洗衣房管理制度為讓全體員工生活更加便利,營造一個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對設立員工公共洗衣房制定本制度。一、洗衣工要按時上下班,不得無故脫崗。二、用洗衣機洗衣服時,請按正確使用程序來操作。三、洗衣機在工作時,嚴禁打開洗衣蓋,違者罰款100元。四、遇到洗衣機故障而不能工作時,不準私自拆開機蓋維修,請通知維修部及時維修。五、不得刻意損壞洗衣機,違者罰款500元。六、洗滌脫水桶沒有完全停轉前切勿將手伸入桶內,勿將衣物以外物品(鞋、堅硬物品等)放入洗衣機,違者罰款100元。七、洗完衣物及時關閉洗衣機、水龍頭,清。
6、煤礦地面污水處理廠管理制度為保證污水廠正常運行,確保各項指標符合環保要求,工作人員要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一、室外加藥人員,沉淀池沒有原水進入時,應馬上停止NaOH溶液的提升泵運行,停止向堿池內加入NaOH。否則,對兩名加藥人員各處罰100元。二、 電腦操作間的工作人員要對其它崗位人員及各項設備運行情況實時監管,沉淀池沒有原水輸入時,及時告知加藥人員停止加藥泵運轉,并及時告知,避免造成藥液嚴重浪費。否則,對責任人罰款100元。三、 室內加藥人員,沉淀池沒有原水進入時,應及時關閉PACPAM藥液。
7、煤礦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制度為預防、控制和消除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加強和規范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建設的監督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一、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以下簡稱職業衛生“三同時”)。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費用應當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二、公司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應當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職業衛生“三同時”的備案、審核、審查和竣工。
8、煤礦職業危害事故報告與責任追究制度為規范職業危害事故事故報告與責任追究,及時有效地控制、處置和報告各類職業病危害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一、職業危害事故等級參照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規定,煤礦職業危害事故按照所造成的嚴重程度,分為一般職業危害事故、較大職業危害事故、重大職業危害事故和特別重大職業危害事故四類。1、一般職業危害事故:是指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人以下或者急性職業中毒死亡3人以下;2、較大職業危害事故:。
9、煤礦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制度為保障員工的職業健康和安全,防治職業病危害,根據職業病防治法、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以及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申報管理辦法的規定,制訂本制度。一、職業衛生科負責本公司職業危害因素的調查與申報工作的管理,在其內部設專業人員,負責職業危害因素的調查與申報。二、要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及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及時準確統計和上報職業危害因素。三、工作現場職業危害因素應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中所列出的職業危害因素的種類,結合工作現場實際調查情況,統計確定和。
10、煤礦職業病危害防治目標管理制度為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切實保護廣大勞動者的身體健康,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特制定如下目標管理責任制:一、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基本情況,其中包括: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為粉塵和噪音;二、將職業病防治納入議事日程,每季定期召開一次會議;三、設置職業病防治管理機構、監督機構、配備職業衛生專職人員,本單位擬設置專職人員 1人,兼職人員 3 人;四、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五、按規定進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六、每年撥??钭鳛槁殬I病防治基金;七、對新建、改建、擴建的有職業病。
11、煤礦職業病危害警示與告知制度根據“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職業危害防治管理方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為了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防止職業病發生,特制定本制度。一、職業危害警示標識告知各科(隊)在工作范圍區域內,在醒目位置懸掛職業危害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警示標識共分為圖形標識、警示線、警示語句、有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危害告知卡四類。關于警示圖形標準規格及設置,圖形標識的分類及使用范圍等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2003)標準、高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規范(GBZ/T203-2007)用人。
12、職業危害作業場所工作時間制度根據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規定及上級部門文件精神,結合公司實際,特制訂本制度。本公司實行三班8小時工作制度。在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場工作時間特做如下規定:一、作業場所的噪聲,不應超過85dB(A)。大于85dB(A)時,需配備個人防護用品;大于或等于90dB(A)時,還應采取降低作業場所噪聲的措施,并縮短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二、煤礦生產礦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氣溫度不得超過26,機電設備硐室的空氣溫度不得超過30;當空氣溫度超過上述要求時,必須縮短超溫地點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并給予高溫保健待遇。
13、煤礦職業危害警示標識及中文警示說明的設置管理制度根據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規定及上級部門文件精神,結合公司實際,特制訂本制度。一、在產生職業危害的場所,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危害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結果。二、對產生嚴重職業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其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三、向公司提供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的供貨方,公司應派專職人員進行驗收方可入庫、使用,并要求供。
14、煤礦職業衛生檔案與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五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危害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崗前、崗中和離崗的職業健康檢查,并為勞動者建立健全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一、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1、職業健康監護分類(1)崗前職業健康監護:新錄用、變更工作崗位或工作內容的勞動者在上崗前必須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未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的員工不得安排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2)崗中職業健康監護:所有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在崗勞動。
15、煤礦職業病危害事故處置與報告制度為規范職業危害事故的調查處理,及時有效地控制、處置和報告各類職業病危害事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一、職業危害事故等級參照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規定,煤礦職業危害事故按照所造成的嚴重程度,分為一般職業危害事故、較大職業危害事故、重大職業危害事故和特別重大職業危害事故四類。1、一般職業危害事故:是指發生急性職業中毒10人以下或者急性職業中毒死亡3人以下;2、較大職業危害事故:是指發生急。
16、煤礦炸藥庫看庫員管理制度一、炸藥、雷管管理人員,必須經過特種行業培訓,取得上崗證,方可上崗作業。二、看庫員一定要堅守工作崗位,不得私自脫崗,嚴格執行規程規定的要求。三、建立健全炸藥雷管發放制度,不得私自外借和亂放混裝,來往賬目要登記清楚,嚴防丟失。四、炸藥雷管庫20km內嚴禁煙火,庫房內要安置滅火器材。五、炸藥庫管理人員,對領取炸藥雷管人員要求必須攜帶藥箱和雷管箱,并加鎖,否則,管理員不予發放。六、庫房內必須安設防盜、報警裝置,若有丟失及時上報公安部處理。七、必須堅持領取審批單由值班礦長簽字后方可發。
17、煤礦事故監測與預警制度為有效地辨識和提取事故和隱患信息,靈敏、準確地告示危險前兆、提前進行預測預警、采取有關措施,以便超前反饋、及時布置、防風險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發生,特制定本制度。一、事故監測及預警的特點1、快速性。即建立的預警系統能夠靈敏快速地進行信息搜集、傳遞、處理、識別和發布,這一系統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必須建立在“快速”的基礎上,失去了快速性,事故預警就失去了意義。2、準確性。生產過程中的信息復雜多變,事故預警不僅要求快速搜集和處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對復雜多變的信息做出準確的判斷。判。
18、煤礦調度信息匯總分析制度調度室是煤礦生產管理指揮中心,負責全礦日常生產管理和指揮工作。組織完成全礦原煤產量、綜合進尺、開拓進尺、重點工程等各項生產計劃。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嚴格按照煤礦“三大規程”指揮生產,現特制定信息匯總分析制度。一、調度人員核對各隊組、班組的班作業計劃、任務,統計好各班組的當班作業計劃和出勤人數。查看上班的調度記錄,熟悉情況,并嚴格按照接電話的順序,問明地點、單位、姓名后,及時與基層聯系當班計劃落實情況和各輔助單位接班后的準備情況,明確當班的重點、關。
19、煤礦職業病危害防治宣傳、教育和培訓制度為提高職業健康管理培訓水平和勞動者的職業病危害防治意識和能力,根據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特制定本制度。一、職業病危害宣傳教育:1、職業衛生科依法制定年度職業危害防治宣傳教育培訓年度計劃,并按計劃實施,做好職業衛生宣傳教育記錄。2、職業衛生宣傳(1)職業衛生科要積極利用“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安全生產月”,廣泛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普及職業病危害防治知識。利用公示欄、黑板報(墻報)、廠報、公示欄、會議、。
20、煤礦職業健康工作情況統計報表制度為做好煤礦職業健康統計工作,及時、準確統計煤礦職業健康信息掌握煤礦職業危害及其預防控制總體情況,為煤礦職業健康監管監察提供科學依據,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國務院有關統計法規,依法制定并執行本公司職業健康統計報表管理制度。一、職業健康統計報表(包括統計臺帳)的填寫1、填寫統計報表應嚴肅認真,書寫端正,字跡清晰,不得隨意涂改。統計數字要規范地填寫在表格中三分之一以下的部分,不能頂格和出格。2、統計報表最終填寫的小數位數,無特殊規定的,公司內一律保留兩位,尾數四舍五。